血清或血漿(Heparin)檢體量至少0.5mL (或全血1.5mL),冷藏2-8°C可保存2天,冷凍-20°C可保存6個月。
檢體退件:溶血4+、錯誤的血漿檢體(EDTA、NaF、Citrate)
腫瘤壞死因子(TNF)是一類能直接造成腫瘤細胞死亡的細胞因子,根據其來源和結構分為兩種,即TNF-α和TNF-β,前者由單核巨噬細胞產生;後者由活化的T細胞產生,又名淋巴毒素(lymphotoxin)。
腫瘤壞死因子(TNF-α)是一種多功能細胞因子,是促進發炎反應的細胞素,主要由單核球合成,其合成量多寡也與白血球表面抗原(Human Leukocyte Antigen,HLA)class II基因型相關,當受到致病菌的攻擊或其他傷害,便會刺激吞噬細胞(macrophage)產生腫瘤壞死因子(TNF),調節局部或全身的發炎反應。具有廣泛的生物學特性,其最顯著的活性特徵是在體內外特異性地殺傷腫瘤細胞,而對正常細胞無明顯毒性作用。
目前普遍認為,TNF-α主要通過誘導腫瘤細胞凋亡、破壞腫瘤組織血管、免疫調節作用、放化療增敏作用等,產生抗腫瘤作用,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抗腫瘤活性最強的細胞因子之一。TNF除有殺腫瘤細胞作用外,還可引起發熱和炎症反應,大劑量TNF-α可引起惡液質,呈進行性消瘦,因而TNF-α又稱惡液質素(cachectin)。
最初對TNF功能的認識僅限於對腫瘤的特異性殺傷作用,後來發現TNF也具有免疫調節作用,而且參與某些炎症反應的過程。TNF的生物活性與IL-1十分相似,只是TNF的毒性較大,更易引起血管阻塞,抗腫瘤作用更強。低濃度的TNF-α主要在局部發揮作用,高濃度的TNF-α可以進入血流,引起全身性反應。
腫瘤壞死因子α(TNF-α),也稱為cachectin和TNFSF1A,是原型TNF超家族的配體。它是一種多效分子,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炎症,免疫系統發育,細胞凋亡和脂質代謝。TNF-α還涉及許多病理狀況,包括哮喘,克羅恩病,類風濕性關節炎,神經性疼痛,肥胖,2型糖尿病,感染性休克,自身免疫,和癌症。